如何利用红美人营养钵育苗技术?

   日期:2023-09-28     浏览:152    
核心提示:如何利用红美人营养钵育苗技术?徐宗满等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现有柑橘4200hm2,产量6.58万t,产值1.5亿元。黄
 如何利用红美人营养钵育苗技术?

徐宗满等

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现有柑橘4200hm2,产量6.58万t,产值1.5亿元。黄岩蜜橘,以悠久的历史、良好的品质、加工的优势而风靡全国乃至世界,使黄岩成为世界宽皮橘的始祖地之一,闻名世界的“中国蜜橘之乡”。目前全区仍有8万农户经营黄岩蜜橘,是农民的主要农业收入来源和农业支柱产业;柑橘加工企业还有10余家,其中黄岩罐头第一食品厂为国家级加工龙头企业,全区年加工柑橘的能力达到8万吨,是全国最大的橘子罐头加工企业。

近年来,随着柑橘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,产量也随之上升,但栽培管理水平并未因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而相应提高,致使单位面积产量不高,产量与品质不稳定。其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柑橘苗木需求量大,但种苗市场混乱、柑橘苗良莠不齐。可见,培育优良苗木是柑橘丰产优质栽培技术的关键环节之一,直接影响树体生长速度、长势和单位面积产量与品质。不同的育苗方法又直接影响到苗木的质量,由此研究柑橘苗木的育苗方法显得十分重要。当然苗木对育苗方法的反应常取决于柑橘品种、气候、土壤等因素。本试验对近年发展较快的红美人育苗技术进行了综合性的试验研究,比较了不同营养钵、基质和肥料对柑橘苗木生长的影响,以期为黄岩乃至浙江全省的柑橘品种结构改良提供优良的育苗技术。

1材料与方法

1.1供试地点

本试验设在黄岩区台州市众阳农业有限公司育苗基地,采用的是播种萌芽长势基本一致的枳壳砧木红美人苗。

1.2试验设计

1.2.1不同规格营养钵对红美人生长影响试验设计。2020年2月下旬,将长势一致的红美人单芽嫁接苗(未萌芽)从小营养钵(直径9cm、高度30cm)移栽到大营养钵(直径30cm、高度30cm,圆桶形)中,加强枝梢管理,其他田间病虫害防治、肥水管理措施小钵苗与大钵苗完全一致。

2020年11月25日分别抽取大钵苗、小钵苗各30株,检查并记录苗木的粗度(嫁接口上方2cm)、苗木高度、主干高度、主枝数量、抽梢次数、冠径等,统计快速繁育大苗的成功率1.2.2不同施肥量及施肥方式试验设计。试验设每钵撒施复合肥(N:P:K=18:18:18)3.75、5.62、7.5、9.0g,再适度喷淋和常规浇淋0.5%复合肥五个处理,每处理营养钵二年苗110株。营养钵为30×30cm的无纺布袋(圆柱形),每袋营养土重量约10.5kg,一年生红美人苗于3月中旬前移栽入钵。

撒施复合肥不规定时间,看树施肥,橘苗缺肥时立即撒施,具体撒施时间为22/5、10/6、28/6、25/7、8/9、25/10(日/月)共六次,其中22/8因3.75、5.62g两个处理出现缺肥症状进行补施。浇淋时间为23/5、6/6、22/6、5/7、8/8、28/8、25/10共七次复合肥浓度控制0.5%,每钵浇水750~1000g为度,苗圃面上生产全部采用浇淋施肥。11月25日在各处理随机抽取30株二年苗,调查粗度、高度、主干高度、主枝数量、冠径、新梢抽发次数等。

1.2.3不同基质对枳壳砧木苗和红美人生长影响试验设计。试验设置4种基质::改良型基质为园土:草炭:椰糠:河砂:鸡粪=6:2∶2:2∶1;优选型基质为河砂:椰糠∶谷壳:草炭=4:6:2:1;通用型基质为河砂:谷壳:草炭:鸡粪=3∶3:3:1;简约型基质为河砂:谷壳:草炭=2∶4∶2。

2020年3月20日将红美人一年苗移栽到配置4种不同基质的无纺布袋,规格为30x30cm,在网室内按常规密度放置,每处理60株,试验营养钵苗共240株;5月20日将枳壳苗移栽到配置4种不同基质的塑料营养钵中,规格为9x30cm,每处理营养钵枳砧苗80株(一个育苗架),共320株。

营养钵放置在育苗架上,田间肥水管理、病虫害防治均统一进行。田间调查分别于2020年7月30日、8月31日、9月30日、10月30日进行,每处理随机抽取15株苗木测量粗度与高度。苗木粗度用游标卡尺量取,枳砧粗度离土面5cm处测量,红美人二年苗于嫁接口上方2cm处。苗木的高度(cm)用卷尺测量。

1.3 数据分析

本试验的数据均采用Excel 2016进行分析, 作图采用Origin 2021版。

2 结果分析

2.1 不同规格营养钵对红美人一年苗生长的影响

试验区小钵一年苗地径7.65mm,大钵一年苗平均地径达11.3mm,增加幅度达47.71%。主要原因是营养土的使用量增加了3倍,更有利根系生长;栽培密度从40钵/m2降低到11钵/m3,光照条件更好有利苗木生长。而大钵二年苗地径14.53mm,一年苗地径比二年苗少22.23%,高度,比二年苗低15.82%,冠幅比二年苗少30%,大营养钵一年苗的长势明显不如大营养钵二年苗。虽然从苗木各项指标来看,大营养钵一年苗的长势明显不如大营养钵二年苗,但又显著优于小营养钵一年苗。

根据常规标准认为抽梢次数达6次的柑橘苗可视为二年苗,本试验中,经精心管理的大营养钵一年苗中有40%抽梢次数达到6次,因此在及时抹芽控梢、加强肥水管理、改善光照的条件下,将营养钵一年苗培养成接近二年苗的长势是有可能的。枝梢管理具体方法为:大钵苗的第一批、第二批、第三批新梢于10cm处留单芽摘心,第四批新梢开始留2~4个健壮芽进行抹芽,梢长10cm时进行摘心,第五批和第六批新梢抽发时每梢留1~2个健壮芽,及时抹芽摘心,最后一批摘心于2020年10月1日结束,以后萌发的晚秋梢无法老熟越冬,一律抹除。

2.2不同施肥量及施肥方式对营养钵二年橘苗生长试验试验

调查结果表明,无论从苗木的粗度、高度、新梢抽发次数以及树冠的冠幅来看,撒施各个处理之间和拖淋之间的差异不明显,,试验区苗木整齐划一长势良好,明显优于露地假植二年苗。撒施复合肥3.75g/钵、5.62g/钵、7.5g/钵及9g/钵对营养钵二年橘苗生长均没有出现肥害等不良影响,仅撒施复合肥3.75g、5.62g两个处理在8月中下旬出现缺肥黄化现象,及时补施后立即恢复。因此认为肥料撒施和浇淋均可在营养钵假值柑橘大苗生产上使用,撒施更能控制化肥的用量,如连续阴雨天气下浇根方式肥料极易流失导致肥力不足,高温季节蒸发量太大,浇根浓度难以控制容易引起肥害,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采用撒施再浇水的施肥方式。在实际生产中,应针对不同天气下灵活运用撒施和浇淋技术更有利于苗木生长。

表1 不同规格营养钵对红美人一年苗生长的影响

表2 不同施肥处理对红美人二年苗生长的影响

2.3不同基质对枳壳砧木苗和红美人二年苗的生长情况试验

从枳砧苗粗度增长幅度来看改良型基质、优选型基质表现较好,分别达到154.6%%和151.4%,明显优于通用型基质和简约型基质;;从苗木高度增长来看,改良型基质最好,苗高平均增幅达159.1%,优选型基质次之为126.2%,通用型、简约型基质相对稍差;因此初步认为改良型基质更适合枳砧苗繁育。

图1 不同基质对枳壳苗生长的影响

从枳砧苗粗度增长幅度来看改良型基质、优选型基质表现较好,分别达到154.6%和151.4%,明显优于通用型基质和简约型基质;从苗木高度增长来看,改良型基质最好,苗高平均增幅达159.1%,,优选型基质次之为126.2%,通用型、简约型基质相对稍差;因此初步认为改良型基质更适合枳砧苗繁育。

从红美人二年苗粗度增长来看,优选型基质表现更好,粗度增幅为42.79%,通用型和简约型基质次之,分别为35.67%33.37%,改良型基质增长幅度最低仅18.46%;从苗木高度增长来看通用型基质最好,苗高增幅达66.84%,优选型基质次之为54.6%,而改良型和简约型基质相对较差;因此初步认为通用型基质、优选型基质更适合红美人二年苗的繁育。

柑橘营养钵苗繁育投入高,对管理要求也高。与露地育苗相比,营养钵育苗需要额外增加大棚网室、水肥一体化设施、营养钵、营养土的投入,平均每株苗木成本增加12元以上;营养土的保肥保水能力远没有土壤好,营养钵很容易干旱缺水,需要及时补水,尤其是高温季节营养钵更需要薄肥勤施,施肥浓度稍有不慎都容易伤根死苗,肥水管理要求很高。因此,后期需要在提高育苗效率、降低成本上开展进一步的研究。

 
打赏
 
更多>同类农业技术

推荐图文
推荐农业技术
点击排行